跳到主要內容

氣候變遷知多少

減碳其實可以很簡單!每個人都可以從食、衣、住、行達到永續生活喔!

::: 首頁/知識專區 / 氣候變遷衝擊

氣候變遷衝擊


天氣與氣候

天氣與氣候圖片

「天氣(Weather)」指在一定空間和時間範圍內的大氣狀態及其變化,為目前正在發生或不久的未來可能發生的現象, 如大氣的溫度、雲量、降水、風的狀態等,也就是我們日常看到的晴、雨、溼、暖等的大氣現象。

「氣候(Climate)」是指一個地區在一段長時間天氣的平均狀態,也包括極端現象的變化在內。狹義上來說,指含溫度、降水、高空與地表所有大氣特性的長期統計特徵(此處的長期統計依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為30年平均值)。 廣義上則包括由大氣圈、水圈、冰雪圈、岩石圈及生物圈等組成的系統,在月、季、年或10年以上之平均狀態。 (資料來源:NASA1

什麼是氣候變遷?

氣候變遷是指氣候平均狀態的顯著改變或持續較長一段時間(典型的為10年或更長)的氣候改變。 氣候變遷的原因可能是地球的自然過程、外部力量,或者人為對大氣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續性改變。

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(UNFCCC)」將氣候變遷定義為「在一段可比較的時距內, 所觀測的自然氣候變化以外的氣候特徵,且直接或間接歸因於人類活動所導致的大氣成分改變,而引起之氣候變化」。 在此所指氣候變遷專指受人類活動影響的部分,與受自然因素影響的氣候變遷作出了明確的區分。

發生氣候變遷的因素有很多,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(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, IPCC) 於2013年發布的第5次評估報告(Fifth Assessment Report,AR52)指出自工業革命起,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不斷上升,當前已達到最高水平, 主要是因經濟和人口增長所造成。值得注意的是,1750年至2011年間約一半的人為CO2排放是在最後40年間產生,造成大氣二氧化碳(CO2)、甲烷(CH4) 和氧化亞氮(N2O)的濃度增加到過去80萬年以來最高點。CO2排放約40%留存在大氣中;剩餘的CO2從大氣中移除,儲存在陸地(植物和土壤)和海洋中。 海洋大約吸收約30%的人為排放CO2,和水反應產生碳酸導致海洋酸化。整個氣候系統受到各種人為排放溫室氣體的影響,都可能為氣候變遷的主要原因之一。